卷首语

  • 院士大义,泽被行业

    宋敏华;

    <正>有些人的足迹,深深镌刻在历史的车轮上,永不磨灭。施仲衡院士,无疑是这样一位承载着集体追念的人物,其功绩与精神,为行业所长久铭记。投身中国地铁事业后,施仲衡院士凭借非凡韧性与天赋,扎根这片新兴领域,开启波澜征程。求索途中,施院士心怀热爱,手持明灯,无畏艰难。昼夜长明的灯光、堆积如山的资料、深入一线的调研,皆见证了他钻研坚守、知行合一的精神。每一项突破与创新,都随时间汇聚成推动行业进步的行千里之跬步。他的科研成果,不仅开创中国地铁历史,更为城轨交通崛起奠定坚实基础,于国际舞台争得话语权。

    2024年12期 No.106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3K]

独家策划·追忆

  •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施仲衡院士逝世

    <正>施仲衡院士千古!沉痛悼念施仲衡院士!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消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开拓者之一,施仲衡院士于2024年12月23日4时4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施仲衡,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奠基人和领航者,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原总工程师,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创始人之一、专家和学术委员会主任,《都市快轨交通》杂志创刊人。

    2024年12期 No.106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0K]
  • 追忆施仲衡院士

    包叙定;

    <正>惊悉施仲衡院士驾鹤西去,回想起与施院士共事的历历往事,谨作此文以寄哀思。我同施仲衡院士的相识缘于城市轨道交通。1998年,我在原国家计委副主任任上遵照朱镕基总理指示抓地铁国产化工作时,他是特设的专家组成员,从此我认识了他。后来我在重庆市长任上,启动全市第一条城轨交通线、也是全国第一条跨座式单轨交通的建设,请他当市里的专家委员会主任,彼此有了进一步的接触。再后来,我任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总经理,各地城轨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的评审和大部分工程项目可研报告的评估,都是由中咨公司负责的,他是公司专家委员会顾问,我们有了更多的接触。

    2024年12期 No.106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5K]
  • 赤子殷怀凝伟力 长留勋业耀苍穹 谨以此文深切追思施仲衡院士

    佘才高;

    <正>12月23日晨,惊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奠基人施仲衡先生溘然长逝,行业同仁无一不为失去这样一位领航巨擘而悲恸难抑。谨以此文,满怀沉痛与敬仰,深切追思施仲衡院士,回溯他为南京城市轨道交通事业领航、护航的峥嵘岁月。

    2024年12期 No.106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0K]
  • 回忆施仲衡院士与重庆轨道交通

    沈晓阳;

    <正>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创立三十周年之际,重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也站上500公里规模的重要标志性台阶,值得庆贺,更值得回顾。我从1990年起就有幸参与、亲身经历、一直目睹了重庆城市轨道交通从一张白纸,到清晰蓝图,再到网络化规划建设与一体化运营经营,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用22年时间,实现了首线开工到500公里运营网络的奋斗目标,正奔向市民满心期待的1000公里网络。

    2024年12期 No.106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纪念施仲衡院士:地铁事业的卓越领航者

    陈韶章;

    <正>施仲衡院士的离去,宛如一颗巨星在我国轨道交通领域陨落,令每一位敬仰他、受惠于他的人悲痛万分。他的一生犹如波澜壮阔的史诗,为我国地铁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广州地铁的建设进程中,施仲衡院士始终起着关键且令人敬仰的作用。初遇施院士:早期技术交流的开端(20世纪70年代初)在广州地铁建设的早期探索阶段,施仲衡院士的身影就开始闪现光芒。20世纪70年代初,广州的城市建设规划考虑在大沙头、解放路以及黄沙等地修建过江隧道,并打算采用全断面机械化盾构法进行施工。

    2024年12期 No.106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1K]
  • 深切缅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奠基人和领航者——施仲衡院士

    丁树奎;唐涛;郜春海;

    <正>我们原本相约12月23日下午去探望施仲衡院士。但上午却传来了噩耗,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重要的奠基人和领航者施仲衡院士在北京逝世!我们不禁懊悔不已,没能早一点去探望施院士,再一次给他老人家汇报我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再一次聆听他老人家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技术发展的指导。

    2024年12期 No.106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7K]
  • 永恒的教诲和友谊——缅怀施仲衡院士

    张弥;

    <正>惊悉施仲衡院士驾鹤西去,我不禁回想和他相处的日子,那一幕幕又在我眼前出现——1954年7月底,我班按教学计划在山东济南千佛山下进行测量实习,当时施院士是唐山铁道学院桥隧系助教,临时抽调担任我班测量实习的指导老师,而我是桥隧系52级团支书,所以经常在一起讨论实习中的学习、安全、生活等问题。测量实习的主要内容为地形和铁路曲线测量以及平差计算等。因为施老师年龄和我们学生相差不大,且他也不是测量专业老师,所以我们师生之间相处非常融洽,真是教学相长。

    2024年12期 No.106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7K]
  • 忆良师益友施仲衡院士

    彭长生;

    <正>1959年,施仲衡院士刚从苏联留学归来,在当时的唐山铁道学院隧道及地下铁道教研室任教。1960年3月底,我第一次接触了他,当时我们部分同学刚从成昆线工地返回学校,他安排我参加由施仲衡老师领衔学校组成的盾构设计工作组,该设计工作组主要由机械系的老师组成,设计的思路是采用液压传动系统进行盾构机的机械系统设计,我负责参与盾构机结构系统设计。当时,施仲衡老师给了我一些有关盾构机的技术产品资料,从此我便在他的指导下涉足盾构机的设计。

    2024年12期 No.106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2K]
  • 沉痛悼念施仲衡院士

    景诗庭;

    <正>12月23日清晨,惊闻施仲衡院士仙逝,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奠基人和领航者离我们而去,心情十分沉痛。他学成归国在唐山铁道学院隧道教研室和我们共事相处并带领我们到京工作的情景一幕幕涌上心头。他为人胸怀坦荡,关心他人,对工作殚精竭虑,认真负责的优良品质处处都值得我们学习。

    2024年12期 No.106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9K]
  • 沉痛悼念施仲衡院士——师恩永怀,风范长存

    杨广武;

    <正>在这沉痛的时刻,我怀着满心的悲戚与无尽的追思,悼念敬爱的恩师施仲衡院士。恩师是我职业发展的坚强后盾。2003年,我在北京地铁建设公司工作,面临着诸多棘手难题,特别建设标准的缺失使工程建设遇到了很多困难,例如在基坑护坡桩验收环节,不同标准相互冲突,工作陷入僵局。2004年,我担任北京市路政局轨道建设处处长,首先想到把北京地铁建设标准体系建立起来,于是把这个想法汇报给施院士。施院士非常支持,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就有人质疑这个标准可有可无,没有必要。施院士得知后,马上说:“全国大规模轨道交通建设就要开始,北京在全国是走在前面的,必须率先建立完善标准,为全国提供示范。”

    2024年12期 No.106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2K]
  • 缅怀施仲衡院士——璀璨之光永照前行路

    秦国栋;

    <正>惊闻施仲衡院士仙逝,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施院士用毕生的智慧与心血,照亮了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前行的道路,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从业者们为轨道交通的健康发展不懈努力。如今,令人敬仰的行业泰斗溘然长逝,留给我们无尽的悲痛与缅怀,同时也留下了一份无比珍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与施院士相识,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时,施院士担任北京城建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作为晚辈及轨道交通行业的后来者,能有机会近距离聆听施院士的教诲,是我莫大的荣幸。施院士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不仅对我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在做人做事方面给予了我宝贵的教诲。

    2024年12期 No.106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2K]
  • 悼施院士

    周正宇;

    <正>施院士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领军人物,他专注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宏观战略发展,参与创新并见证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阶段,参与的方案论证及技术咨询涵盖了几乎全国所有重点地铁线路,是当之无愧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奠基人和领航者。施院士也是我轨道专业上的领路人及导师。我即是他的学生,又与他工作交集与合作多年。北京地铁每每遇到重要发展节点,都离不开施院士的引领、指导和支持!在这其中,我即是施院士先进理念的学习者,也是将他的发展理念付诸实施的实践者。

    2024年12期 No.106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1K]
  • 感恩施院士与《地铁与轻轨》的一路引领

    于松伟;

    <正>十天前,我作为晚辈,去医院看望了病重的施仲衡院士,此后心情就变得很沉重。在告别仪式上,我作为现场送别施院士的500多名人海中的一员,和大家一样,深感悲痛,情不自已。前几天,作为治丧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一直在忙于协助家属做好送别仪式的准备工作,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组织撰写的对施院士的追忆文章,在告别仪式结束后的晚上才得以动笔,也不知是否还来的及发出。无论如何,还是要写,因为施院士及其创立的《地铁与轻轨》(目前更名为《都市快轨交通》)杂志,引领我一路前行!

    2024年12期 No.106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6K]
  • 追忆轨道强国领航者——施仲衡院士

    王新杰;

    <正>恸!惊闻施仲衡院士仙逝,无比悲痛!他是我国地铁城轨建设规划方针政策的审定者;是落实“二四”批示“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的实践者;是创新工法智能运维安全保障的倡导者;是经验理论总结著书立说行业精英的培育者;是改革开放引进消化国产化的倡导者;是区域站城多元化交通融合线网蓝图的绘画者;是城轨大国走向城轨强国的领航者。

    2024年12期 No.106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0K]
  • 沉痛悼念 深切缅怀

    徐明杰;

    <正>沉痛哀悼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奠基人和领航者、广州地铁专家指导组组长施仲衡院士,深切追思大师的丰功伟绩。上世纪90年代初,广州地铁1号线的建设面临经验和资金短缺的困境。危难之际,施院士率领国内顶级专家迎难而上,献计献策、攻坚克难。从重大方案科学决策到设备引进用户需求书的审查、招标文件的编制,每一个数据来源的追溯,每一项需求的审视,甚至每一段文字叙述的推敲,他都亲力亲为,关键时刻经常彻夜不眠。

    2024年12期 No.106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0K]

行业热点

  • 政策导向

    <正>·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布了修订后的《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完善了设施设备状态运行监测体系,增加了通信、信号等系统的运行测试和安全防护要求,优化了车辆、信号、通信等设施设备维护要求,强化了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全过程安全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委外维修单位应具备安全管理条件和技术能力,加强了对委外单位的监督检查要求,夯实运营单位对委外维修的安全管理责任。

    2024年12期 No.106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K]
  • 协会要闻

    <正>·11月15日,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夏秀江一行到访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协会创始会长包叙定、常务副会长周晓勤、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敏华、副会长仲建华热情接待。·11月15日,中国中车党委副书记、总裁马云双率队到访协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敏华、副会长仲建华热情接待。·11月22日,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君率青岛地铁创新联合体到访协会。协会创始会长包叙定、常务副会长周晓勤、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敏华热情接待。双方就青岛地铁绿智城轨创新情况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

    2024年12期 No.106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 行业动态

    <正>·11月18日至20日,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工程通过竣工验收。·11月20日,青岛地铁2号线西延段工程通过竣工验收。·11月20日至22日,深圳地铁7号线二期工程完成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11月22日,济南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开始初期运营。·11月22日,天津地铁集团国际事业部正式揭牌成立。·11月26日,厦门地铁4号线正式上线调试。·11月26日,天津地铁11号线一期工程西段通过竣工验收。·11月26日,哈尔滨地铁3号线(环线)剩余段开通运营

    2024年12期 No.106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K]
  • 国际视野

    <正>·11月27日,沙特利雅得地铁项目迎来首批乘客,这是继2010年11月开通麦加朝觐者专用地铁线后的第二条地铁线路。·12月4日,墨西哥哈利斯科州州长恩里克·阿尔法罗在州政府相关官员的陪同下,参观了由中国中车承建的瓜达拉哈拉轻轨4号线项目。

    2024年12期 No.106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K]

协会要闻

  •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深入多地调研共探行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王博;

    <正>2024年12月9日至13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主要领导一行前往多地调研,深入了解行业现状,积极探寻城轨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加强协会与行业的交流合作,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南宁轨道交通调研12月9日,协会会长佘才高率队前往南宁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调研,副秘书长李成新陪同。南宁轨道交通党委书记、董事长黄钟晖,总经理谭文举等参与相关活动。围绕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南宁轨道交通当前最为重要和紧迫的是做好加快提升造血能力,促进稳定、健康和可持续经营;聚焦主责主业,加快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工作。

    2024年12期 No.106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9K]
  • 群贤汇聚,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多个分支机构召开年会

    本刊编辑部;

    <正>协会低运能系统分会2024年年会暨低运能系统高质量发展论坛圆满召开11月22日至23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低运能系统分会2024年年会暨低运能系统高质量发展论坛”在西安圆满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指导,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低运能系统分会(以下简称分会)主办,比亚迪承办,人民城轨支持。协会副会长丁树奎、分会副会长冯爱军、孙吉良、分会秘书处和会员单位代表等约170人出席会议。

    2024年12期 No.106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专家视角

  • 坚定“经营城轨”理念,加快培育资源经营新质生产力

    周晓勤;

    <正>2024年,城市轨道交通资源经营工作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三个城轨”理念,全力促进城轨交通资源经营在优化发展环境、推动融合创新等方面的转型发展。关于2025年的工作,我有几点想法供大家参考。紧密研判政策走向,及时解读积极宣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部署的3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正在加快落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将持续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在深入实施,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正在融合发展。10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城市公共交通条例》。以此为代表,国家各部委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法规,对城轨交通行业带来诸多利好。

    2024年12期 No.106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0K]
  • 责任在先 勇于担当 传承发展 推进城轨交通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应名洪;

    11月9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在江苏省常州市成功举办了城轨交通业主单位主要领导人推进城轨交通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研习班。在研习班座谈交流环节,协会资深专家应名洪进行了经验分享。

    2024年12期 No.106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3K]

低运能系统

  • 现代有轨电车不同线路间平面交叉工程节点技术要点

    刘少华;

    <正>随着国内有轨电车项目建设发展,各城市有轨电车线网不断完善,线路交叉的工程节点日益增加。本文通过对路权形式、交叉道岔、通行效率、供电制式及维修养护等方面作技术分析,为有轨电车项目线路平面交叉工程节点技术方案的决策提供参考。有轨电车作为中小城市的骨干交通,正线线路互联互通是主要特征,交叉是实现其成网化运营的重要基础之一。有轨电车成网运营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运营交路跨越多条线路,即有轨电车不同线路间通过联络线(如Y型道岔)及通信、信号系统等方面配合实现车辆在线网中的跨线运营;一种是各线路仍保持独立运营,仅存在空间上的线路交叉,不同线路间仅通过换乘站点实现乘客在线网中的互联互通,本文主要研究后者。

    2024年12期 No.106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4K]

经验研讨

  • 地铁媒体广告规划布局和价值提升的研究分析

    朱祁;

    <正>随着线上媒体广告的迅猛发展,地铁广告收到冲击,收入大幅下降。本文介绍了地铁广告业务现状,探讨了地铁广告定位、规划策略、价值提升、一级户外媒体数字化趋势。近年来,国际环境及国内经济迎来前所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增速放缓,同时中央提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等导向,给新时代背景下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提出了新命题。广告行业是经济动向的“晴雨表”,其中传统户外广告作为对经济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行业之一,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特别是地铁广告,因广告的空间限制,注定其只能归类为传统广告类别,在如此经济转型背景下,又正逢线上媒体“疯狂”瓜分广告市场的时代,地铁广告如何保持住传统广告优势,留住品牌、留住客户同时提升城市交通的形象,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2024年12期 No.106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 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阶段深化应用探索与实践

    曹峰;郑业勇;刘飞;

    <正>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具有专业杂、工艺多、管线密、周期长、风险大、要求高等特点。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应用于城轨交通工程可提升施工阶段全过程工作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从而提升工程建设品质。本文通过介绍近年来BIM技术在土建施工、机电安装和装饰装修三阶段深化应用的探索与实践,为BIM技术在城轨交通工程施工阶段应用提供借鉴和指导。

    2024年12期 No.106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5K]
  • 基于QGIS和OpenCv的地铁公交接驳覆盖范围的研究

    曾海军;王志勇;陈婷婷;

    <正>本研究通过多渠道收集相关数据,利用大数据平台对地铁和公交数据进行整理与清洗,借助QGIS工具对站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直观展现接驳覆盖情况,并通过OpenCv进行图像识别,精准测算公交站点的区域覆盖率,最后实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2024年12期 No.106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3K]
  • 无锡地铁集团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特色实践

    刘丹;

    <正>近年来,无锡地铁集团积极树立产改品牌,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无锡地铁特色工匠型产业工人队伍。本文介绍了无锡地铁集团产业工人队伍概况、产改工作特色实践以及成效。202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骨干力量。”近年来,无锡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地铁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党建引领,锚定“建一流地铁、创运营典范”的使命,打造铸匠魂有方向、筑匠路有路径、炼匠艺有硕果、塑匠人有典范、践匠行有平台、暖匠心有温度的“六匠六有”产改品牌,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无锡地铁集团特色工匠型产业工人队伍。

    2024年12期 No.106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7K]
  • “双促三重”思想政治工作法的探索与实践

    伏雪雪;

    <正>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新时代新征程上,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发力、深入推进,在这个关键时期,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至企业转型发展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研究,着力找准解决职工思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更好地使思想政治工作适应地铁运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工作实际感悟,详细探讨了“双促三重”思想政治工作法的探索与实践。

    2024年12期 No.106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