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轨道始终向前

    佘才高;

    <正>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经历了风雨洗礼,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2023年,我们走得很坚实、很有力量、很见神采、很显底气。

    2024年01期 No.95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1K]

行业热点

  • 主题教育

    <正>2023年12月29日,协会支部书记、副会长宋敏华以“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好城轨协会工作”为题讲授专题党课。

    2024年01期 No.95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2K]
  • 政策导向

    <正>2023年11月2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2023年12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的通知》,将地铁信号升格列为重点任务,提出创新地铁覆盖整体解决方案,强化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加快提升地铁隧道、地上线路等移动网络信号连续覆盖,重点覆盖地铁检票口、安检区、站台站厅、调度室等关键点位,保障复杂环境下通信服务体验。

    2024年01期 No.95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2K]
  • 城轨数据

    <正>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累计有59个城市投运城轨交通线路11232.65公里。其中,2023年新增城轨交通运营城市3个(红河州、滁州、许昌),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884.55公里。从运输能力来看,在11232.65公里的城轨交通运营线路中,大运能系统(地铁)8547.67公里,占比76.10%;中运能系统(含轻轨、跨座式单轨、市域快轨、磁浮交通、自导向轨道系统)1893.53公里,占比16.86%;低运能系统(含有轨电车、电子导向胶轮系统、导轨式胶轮系统、悬挂式单轨)791.45公里,占比7.04%。

    2024年01期 No.95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2K]
  • 协会要闻

    <正>2023年12月15日,协会与北京交通大学联合召开高质量可持续培养城轨高端人才座谈会。2023年12月16日,协会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在广东深圳组织召开“地铁车辆全自主牵引变流器研制及应用”评审会,地铁车辆全自主牵引变流器研制及应用顺利通过评审。2023年12月21日,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引电气设备与系统分技术委员会二届一次会议暨2023年年会在南宁召开。

    2024年01期 No.95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4K]
  • 行业动态

    <正>2023年12月16日,贵阳市轨道交通3号线开通运营。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地震发生后,甘肃市轨道公司及时启动地震应急专项预案全力以赴排查安全隐患,为当天早上正点发车做好准备,确保了轨道交通安全运营。2023年12月20日,郑州市轨道交通12号线一期正式初期运营。2023年12月21日起,成都与天津两地轨道交通二维码上线跨区域互联互通功能。

    2024年01期 No.95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4K]

协会发布

  • 2023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线路概况

    <正>~~

    2024年01期 No.95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1K]
  • 2023年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十件大事

    <正>一、提出“多元融合可持续发展”新理念2023年4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重庆召开了“城市群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经验交流现场会”,时任副主任杨荫凯出席会议并作报告,提出了轨道交通融合发展新理念,并作了相应的工作部署。“多元融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基于城镇化发展到都市圈城市群形态的新阶段、轨道交通面临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城市群的新使命、顺应城市轨道交通升华为都市轨道交通的新形势,提出的新理念。

    2024年01期 No.95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7K]
  • 2023年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十件大事

    <正>一、认真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2023年9月20日,按照中央社会工作部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协会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协会党支部制定了主题教育工作计划及调研工作方案,建立了集中学习常态化制度,每周五下午为集中学习固定时间。同时,为确保学习成效,在集中学习时结合交流研讨,请党员同志分享学习心得,谈体会、谈经验。2023年协会共举办12次主题教育集中学习。

    2024年01期 No.95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人力资源2022年统计分析报告

    <正>本文通过收集和分析2020年至2022年城轨交通运营企业人力资源数据的基础状况和从业人员培养的实际状况,阐述了行业人力资源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推动行业人力资源领域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工作建议,为有关政府部门及运营企业的决策和监管提供依据。

    2024年01期 No.95 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8K]

独家策划_TOD

  • 产城融合发展,协同共建未来深圳集团“轨道+”生态圈战略布局

    刘文;

    <正>【分享辞】作为中国内地最早实践轨道交通TOD模式的城市之一,深圳轨道交通建置高起点、高维度、全界域、全链条的战略部署,创设以枢纽为代表的“站城一体化”项目核心产品,打造开放、创新、共融核心理念的“轨道+物业”模式,2022年被纳入G20领导人巴厘岛峰会核准的《G20/OECD政策工具:动员融资机制以加强经济复苏期间地域和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报告,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借鉴的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中国样本”。

    2024年01期 No.95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5K]
  • 徐州轨道交通TOD彭城广场站的产城融合开发与实践

    朱明勇;

    <正>【分享辞】产业为基,转型发展。徐州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定位从“功能补充、地铁赋能”逐步升级为“片区更新、效益反哺”。将绿色出行概念予以强化和放大;通过“数据空间”开发利用,将“轨道+”和“互联网+”进一步整合,建设“物理空间+数据空间”融合的数字社区,实现精细化治理,塑造站城一体化产品核心竞争力。

    2024年01期 No.95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4K]

低运能系统

  • 比利时有轨电车海岸线发展历程的分析与思考

    梁帅文;

    <正>比利时有轨电车海岸线在19世纪80年代作为比利时国家干线铁路的补充线而开始建设,至今依然保持着高质量的服务水平,是目前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有轨电车线路。本文从该线线路概况、建设历程、运营情况等方面总结发展经验,为国内发展多层次城轨交通体系和特色轨道交通线路提供参考。

    2024年01期 No.95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 储能式供电轨道交通运用列车配比探讨

    黄裕锋;林鸿全;康华玲;林跃明;

    <正>近年来,新能源技术飞速发展,蓄电池性能水平不断提高,采用储能式供电方式的轨道交通系统成为研究热点,在低运能轨道交通制式中已投入使用。传统轨道交通运用列车数计算方式对储能式供电的轨道交通制式并不完全适用,本文通过研究分析电池续航能力与运用车轮换的关系,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储能式供电低运能轨道交通制式的运用列车计算模型,并通过运行图仿真系统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2024年01期 No.95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4K]

经验研讨

  • 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应急处置能力的研究与思考

    李焕海;

    <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庞大且复杂,安全运营为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所发生的典型安全事故,总结原因、救援存在的特点及难点,提出提升事故预防和处置能力的思考与建议。城市轨道交通在运营期间充满各种不确定因素,突发事件较易出现,可能会成人员生命财产损失,对社会秩序造成影响,甚至更严重后果。随着城轨交通在大建设、大发展,防灾、防事故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仍需提升。

    2024年01期 No.95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 上海地铁创新成果与科研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研究

    张敏;

    <正>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本文针对目前上海地铁在创新研究工作中的难点,结合科技创新评价和科研管理的实际需求,对创新策源、创新合作方、创新成果和评审专家建立综合性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上海地铁从2005年开展科研工作至今,经过多年努力,集团科研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一些重要领域已经处于行业先进水平。但是上海地铁科技创新在创新策源、创新成果评估、合作伙伴评估、评审专家评估方面仍然存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4年01期 No.95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7K]

信息化

  • 上海地铁智慧城轨全生命期数据共享与集成应用

    辛佐先;

    <正>近年来,各阶段的BIM应用方案越来越成熟,但各阶段的BIM数据在全生命期共享及有效集成应用的问题与挑战愈发突出。本文在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的建设与运营实践中开展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与应用的解决方案,并研究总结了应用成效。

    2024年01期 No.95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 成都轨道集团信息化、数字化融合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正>为满足成都地铁加速成网及深化改革发展需求,全面提升成都轨道交通智能化、数字化管理水平,成都轨道集团数字化、信息化融合建设项目基于云化数字底座,从集团统一管理层面到各业务板块智慧化建设,通过企业管理一体化平台建设实施,打通各大业务管理板块,实现主要数据共享应用,逐步实现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有序推进,同时基于智慧大脑建设目标,提出轨道交通行业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的进一步思考。

    2024年01期 No.95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9K]

企业时讯

  • 杭州地铁“畅行之道”企业文化的探索与实践

    傅方明;

    <正>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聚焦“文化兴企”“文化强企”目标,围绕“畅行致远畅心致和”的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激发队伍活力,提升队伍凝聚力、战斗力。企业之魂立于文化,文化强则企业强。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杭州地铁)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坚持党建引领文化、文化引领发展,20年来,聚焦“文化兴企”“文化强企”目标,以文化凝聚力量,激发活力,

    2024年01期 No.95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视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