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淑仪;Jaspal Singh;
<正>公共交通在过去十年中经历了许多变革,城市交通则发生了巨变。数字化创新为我们的生活和出行方式带来了许多令人兴奋的改变。数字化发展迅速,信息技术的每一项进展、每一次进步、每一段旅程,都使我们的工作方法更加以人为本,这也是信息技术行业需要保持的方向。数字化是全球商业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不断发展的重要趋势,是指组织、行业或国家采用或更多地应用数字和计算机技术。换言之,数字化代表运用数字技术来提高处理效率,降低总成本,提高生产率(如运营和维护),建立新的商业模式,
2021年10期 No.68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2K] - 李海博;
<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5G移动通信技术"云大智物移"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这一趋势下,各城轨交通行业都在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一、发展背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可概括为三个主要阶段,分别是前期准备期、开工建设期和通车运营期。其中,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工作内容为项目的规划和勘察设计,开工建设阶段是土建施工、车辆及机电设备安装调试,而开通运营阶段主要是面向乘客的运营服务和面向工作人员的运维服务。
2021年10期 No.68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9K] - 王皓;
<正>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不断涌现,正引领城轨企业进入数字时代。通过数字化技术与传统基建的运营操作技术的深度融合、双向互动、实时耦联,实现企业乃至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城轨交通基础设施的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管理能力及交通综合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将成为交通行业数字化的主要方向。
2021年10期 No.68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8K]
- 王国钰;
<正>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不断涌现,正引领交通行业进入数字时代。而《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发布、"新基建"政策带来的契机,使交通行业迎来了数字化变革的拐点。通过数字化技术(IT)与传统基建的运营操作技术(OT)的深度融合、双向互动、实时耦联,实现交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的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管理能力及交通综合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将成为交通行业数字化的主要方向。
2021年10期 No.68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
<正>如今每部智能手机的计算能力都相当于20年前成本高昂的大型计算机,移动宽带网络以前所未有的水平推进着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连接,信息的快速传递和数据的海量储存。当科技融入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万物皆可互联,数字化已经无处不在,同时,基于数字化的创新也正以全新的形式层出不穷。
2021年10期 No.68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 李明群;
<正>未来5—10年,人类将进入智能社会,以数字技术为核心,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是必然趋势,而"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这一趋势也给出了明确的呼应: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以及其他系列"新基建"政策相继出台,结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对于数字经济的表述,可以明确以数字技术为核心作为交通行业,
2021年10期 No.68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4K] -
<正>数字化升级是城市轨道交通降本、增效、提质的重要技术路由,也是产业智慧化发展的共识趋势。腾讯以科技创新驱动,提供6大基础设施、5大核心引擎、4大能力平台、3大泛在生态等,协同行业合作伙伴,创新打造智慧轨交操作系统平台,提升乘客出行体验,丰富智慧场景应用,助力城轨行业数字化升级和智慧化建设。
2021年10期 No.68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 张勇;李萍;高志升;朱明祥;
<正>目前,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重视,越来越得到广大百姓的关注。在我国现阶段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为了解决城市交通压力与日俱增问题,轨道交通以其独特优势成为缓解这一矛盾的重要手段。其发展日新月异,规模和数量越来越大,而其带来的振动与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2021年10期 No.68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0K] - 陆雪忠;
<正>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与智能维保(Comprehensive&Intelligent Maintenance System,CIMS),是由上海电气和上海地铁依托各自在轨道交通领域的产业基础、行业经验,为适应轨道交通行业和城市数字化转型要求,联合打造的基于"多专业融合、多源数据共享"的可复制、可推广的轨道交通智能维保和健康管理创新模式,可适用于地铁、市域(城际)铁路和有轨电车等多种制式。
2021年10期 No.68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