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博;
<正>戴口罩,除了防御病害,还能做什么?7月1日,哈尔滨地铁博物馆站,上线运行的"智惠行"系统作为全国首例支持戴口罩的人脸识别系统,对这一问题有了新的作答:还能坐地铁!"从7月1日系统正式上线到现在,累计使用已经超过了2.3万次,日均使用次数达到近3000次,仍在稳步提升。"日前,哈尔滨地铁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兼运营事业总部总经理范国荣、哈尔滨地铁集团信息中心主任助理张亦弛接受《城市轨道交通》记者专访,就戴口罩的人脸识别系统展开,描绘出哈尔滨地铁面向"十四五"的智慧化蓝图。
2020年08期 No.54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
<正>邓波,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生于西藏,在部队长大。小时候,他在喜马拉雅山脚下,问父亲,山顶上有什么?父亲说,有风、有雪,还有阳光,总之就是很美的风光。在这之后,他知道了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最深的海沟。潜意识中,他觉得人生就像自然界的风光,应该去追求,去努力。2010年,邓波选择轨道交通领域重新创业。2016年,度过创业生存期,他和团队思考如何真正用科技推动行业发展,为营运管理减负,为乘客出行的便利做一些事情。一路行来,跌跌撞撞,但邓波执着地坚持创新。总需要有马前卒,先把一些事情做起来,那么这就是他的选择。
2020年08期 No.54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 王博;
<正>疫情期间公开承诺"不裁一人、不减一薪"的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智元汇),在3月中旬从蓉城赶赴冰城,几经坎坷,终于赶在7月1日,和哈尔滨地铁正式首发"戴口罩刷脸乘车"系统,为建党99周年献上一份来自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祝福。突发的疫情,让公共交通出行蒙上了一层信任的"阴影"。在转危为机的众多探索中,成都智元汇交出了充满新意和激情的答卷。
2020年08期 No.54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5K] - 潘奕婷;
<正>"我们无法在研究的一开始就界定价值,而是必须在研究的进程中发现价值。"CUNY教授、剑桥大学博士大卫·哈维(DavidHarvey)在《资本的限度》中提到。诚如斯言,技术的应用价值也是在不断动态变化的,只有在其逐渐商业化的过程中研究和发现其潜在价值。比如大数据、AI、人脸识别等数字化技术,在不断商业化的进程中,不断拓展其价值空间。
2020年08期 No.54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3K]
-
<正>己亥之末,庚子初春,荆楚大疫渝鄂比邻,闻讯而动,严防严控重庆轨道,同心聚力,敢为担当战时响应,常态防控,守土有责6月24日,重庆轨道交通日客运量创下自疫情发生以来的新高,达322万人次。7月,日均客运量超过277万人次,恢复至疫情前的92%,客运强度远高于市内其他交通运输行业。当看到车站重现往日人潮的时候,重庆轨道人既感欣慰又觉责任重大。
2020年08期 No.54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4K] <正>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挨过严冬,看到了春暖花开,此值盛夏,又盼金秋硕果累累……一路走来,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路上,我们历尽千辛;但可喜,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现在,我们走进重庆轨道交通,用文字、镜头对准那些平凡而熟悉的岗位与面孔,听听他们的抗疫故事,在那里我们也能够找到所有城轨人抗疫防疫的缩影。故事1:车站"守护者"的防疫进行时往日人潮涌动的重庆轨道交通两路口站,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的初春显得有些冷清。虽然乘客不多,但站内一个个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却在有序地忙碌着。
2020年08期 No.54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6K]
- 曦如;
<正>本刊第52期,《抗击"新冠"之战,户外媒体怎样发声?(上)》主要介绍了全球户外广告媒体在疫情期宣传上发挥的关键作用。本期将重点解析户外媒体公司在广告创意、数字技术及新媒体等方面的积极动作。商业客户的公益表现商业广告投放需要创意与共情的表达,疫情期间线下观看广告的人相对减少,但它可以结合创意内容转变为线上的话题,利用有温度的观点,被更大范围的受众所关注。
2020年08期 No.54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 高倬君;
<正>说起地铁文化,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地铁文创、公益活动、车站公共艺术……确实,这是我们对地铁文化的常规认知,具有很强的公益传播属性及专属文化特质。如果我们将这种认知进一步扩大,其实,地铁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文化气质,且与众不同。这种气质与它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特色、城市生活相吻合,也与地铁自身的品牌形象、企业文化、媒体内容相契合,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地铁独有的内涵和气质。
2020年08期 No.54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6K] - 李月飞;卜安洵;张猛;李伟;
<正>作为一个投资巨大,持续增长的新产业,地铁行业集聚了哪些可开发的新资源?我们要挖出以前看不见、看不上、用不了的新要素,形成以上地铁资源的新五类。其中,地铁乘客已是线下市场的第一流量池,远超电影院线、连锁商业中心、银行、医院等服务网点。更为特殊的是,对于地铁企业而言,这些送到身边的流量是"免费"的,是由于地铁通行服务派生出来的。这一超级流量的转化和变现,应通过"三力"开发来实现,即注意力、购买力和创造力。
2020年08期 No.54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6K] - 戴静;
<正>童话总会在现实面前变成普通话,而成熟的人们却永不甘心绝望。——吴梦知本刊第52期《原点并不遥远——试论城轨广告经营新模式》一文提到:在后疫情时代,当资源不在时,同行们如何前行。我想和大家交流地铁文创IP的打造与变现,用比较轻松的方式聊聊开拓地铁文创IP经济的思路,看看地铁文创IP的未来,能否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在此抛砖引玉,希望能得到同行前辈们的良策。
2020年08期 No.54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