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晓勤;
<正>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2号)(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距上次《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3】81号)的发布时隔十五年。如果说81号文开启和引导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十五年,具有里程碑意义,那么,《意见》则是引导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从快速到
2018年08期 No.30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1K] - 王博;
<正>7月13日,国务院官方网站正式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2号(以下简称:52号文),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调。52号文发布后,小编第一时间专访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周晓勤。他表示,52号文释放了四个信号,值得关注、思考。
2018年08期 No.30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 李连成;
7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2号。下称52号文)发布。作为指导行业发展的重要政策文件,52号文引起业内外广泛关注,各种角度的解读纷沓而至。同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号平台推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题的署名文章,从城市轨道交通的特质、本心的角度,为我们诠释了解读52号文的立足点。在一片"看看你的家乡还能不能建地铁"的舆论汪洋中,小编认为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这篇解读文章无异于一股清流。毕竟,也只有基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更为贴切、准确地解读出52号文的精粹。别老盯着你的家乡能不能建地铁了,也不要再拿52号文里的一众指标要求来衡量已批复项目是否还能继续建设(事实上,这种衡量也无科学性),而是真正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以52号文的发布和逐步落实为基础,给城轨交通行业的继续前行,创造科学、理性的舆论氛围。城轨交通要发展是毋庸置疑的,要健康可持续发展也是毋庸置疑的。既如此,52号文的发布,其基本举措也不会是"堵"。我们必须看到发展,也必须看到发展的本质和多样性、可持续性。
2018年08期 No.30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2K] - 刘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2号。下称52号文)一经发布,最受业内外关注、也是解读最多的便是申报条件等诸多指标、条件了。意料之中的热议,意料之外的"导向"。不得不说,对于81号文和52号文的横向解读,大家都做得很细致,分析得也很深入。但在纵向解读和大局观上,似乎稍有欠缺和不足。7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方微信推送题为《适时调整准入条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署名文章,让我们看到了拨开"迷雾"的两大关键词:适时、健康。52号文的发布、实施,某种意义上,是对81号文的扬弃。毕竟,时隔15年,中国经济社会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发展、产业结构和技术装备水平等早已和2003年不可同日而语。指标、条件的提升与调整,是符合实际情况和行业发展规律的,更是立足当下、指导未来的。从这个角度,可以说,适时调整和健康发展是52号文的要义所在。更科学的指标,需要更理性地解读。与其"纠缠"于是否达标,是否可以加入城轨城市的大家庭,不如溯本求源:建设城轨交通,是为了服务、引领城市发展,其前提基础,必然是已然需要,而不仅仅是追求一张参与的"门票"。那么,52号文中所涉及的指标、条件,就不应该简单理解为"门槛"了。
2018年08期 No.30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1K] - 汪鸣;王杨堃;
7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号推送题为《深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监管》文章。文中明确,52号文在监管措施方面有"监管范围更加全面、职责划分更为明确、重点措施环环紧扣"等几方面特点,是旨在促进城市轨道交通有序健康发展的文件,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轨道交通有序健康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强监管,本质是提供更好的服务。在此共识下,更加全面的监管范围、更为明确的职责划分和环环紧扣的重点措施,恰是为更好地提供服务夯实了基础。
2018年08期 No.30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1K] - 赵东;
52号文带来的最为广泛的"舆论涟漪",应该就是哪些城市被卡了建设城轨交通的"脖子"。这是影响最大的一方面,却不是最关键的那一方面。7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方微信推送题为《适当调整城市轨道交通申报条件量力而行谋发展》的署名文章,以"城轨行业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离不开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的政策支持和指导"的表述,强调突出了52号文最核心的一个作用:国家政策始终在支持、助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继如何看待申报条件之后,该文又在如何看待52号文,以及如何解读国家出台的行业政策方面,提供了更为理性的视角。而且,我们也只有立足于此,才能看到国家政策在支持、指导行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才能切实理解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适当调整城市轨道交通申报条件量力而行谋发展》一文从国内生产总值(GDP)、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客流规模指标等方面,解读了52号文发布后的城轨交通申报条件,给我们铺开了"以继续规范和引导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合理、科学、有序发展"的蓝图。
2018年08期 No.30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1K] - 苟护生;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2号)的分析、解读文章有很多,深度、广度和高度兼而有之。1、与时俱进。在52号文第二部分"完善规划管理规定"、第三条"严格建设申报条件"内容的最后一句,明确提出"以上申报条件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按程序适时调整"。小编认为,81号文和52号文中对于"申报条件"的不同表述,在业内外广为热议,"以上申报条件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按程序适时调整"则是旗帜鲜明地道出了"申报条件"所限的根本要素,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如此一来,52号文的导向也就更加清晰:推动、引导城轨交通行业的发展,使其与各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相适应。既能响应建设诉求,又能推动城市发展。2、人才!人才!52号文中有两处明确提到人才。其一,在第四条"强化规划衔接提高建设规划质量"表述中,提出"要统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人才培养,将人才培养和保障措施纳入建设规划"。其二,在第十条"坚守安全发展底线"表述中,提出"落实企业的人才培养主体责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相较于81号文中仅有一处的提及——第六部分"坚持装备国产化政策,促进设备制造业发展"中提到"国内城轨交通设备生产企业,要加快人才培养和技术更新",52号文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关注和重视远非多了一条描述这么简单。小编认为,分别在"规划衔接、规划质量"和"安全发展"中提及人才,尤其是"将人才培养和保障措施纳入建设规划"和"落实企业的人才培养主体责任"的表述,已经不仅仅是因为"21世纪人才最贵",而是切实抓住了行业发展的痛点和要点。3、数据!数据!52号文第十一条中有这么一段话:健全部门间协同联动监管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等有关部门要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监管数据库,加强信息共享,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水平,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及时动态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实施情况。第十二条中又有这么一段话:建立健全责任主体信用记录,将违规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黑名单"制度……监管数据库也好,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也罢,在拥抱移动互联方面,52号文也有着明晰的导向。在大数据时代,城轨交通行业在规划、建设、运营、经营等各个领域所产生、积累的海量数据,不但可以为监管工作提供依据和支撑,而且具备了更大的挖掘潜力。
2018年08期 No.30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1K] - 周晓勤;
7月13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2号文(以下简称:52号文)。52号文发布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官方微信连续推送了6篇解读文章,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受邀参与,常务副会长周晓勤撰文《科学把握规模节奏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7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方微信正式推送,全文如下。
2018年08期 No.30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1K] - 杨关善;
<正>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开通运营城市不断增加、线网规模持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面临严峻挑战,安全保障压力不断增加。但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包括规划、建设、运营等环节,由发改、住建、交通等部门分别负责管理,还涉及到公安等部门的职责。由于部分监管衔接界面不够清晰,导致各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不够顺畅,运营难以提前介入前期规划和建设工作,增加了后期运营安全风险和运营服务难
2018年08期 No.30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3K]
- 王博;
<正>我是DK1。我很神秘。也很老了。在我的记忆中,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好像也是第一次出家门。我很期待,也很怀念那些"老伙计",不知道他们现在好不好,还能不能认出我来。我也很紧张,我原本应该做的事情,一直碎碎念着想
2018年08期 No.30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4K] - 高倬君;
<正>文化,是一种载体,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传播的力量;通过文化的传播,可以实现地域间的交流,通过文化的交流,可以实现文化的自信和自觉,给人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文化的魅力。6月,2018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办,作为一场城轨行业盛会,展览吸引了众多业内专业人士和大众前来参观交流。在此次展会二层,出现了这样一道靓丽的城轨风景线——文创街区,这不是城轨文创在北京展上的第一次亮相,
2018年08期 No.30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9K] - 金金;
<正>2017年11月,随着一辆载有俄罗斯世界杯吉祥物的主题列车进入莫斯科地铁,从主办城市俄罗斯到全球,四年一度的世界杯拉开帷幕。随着时代发展,关注世界杯的人群从专业球迷已迅速扩展至泛娱乐人群,世界杯早已不再是专业球迷的专属活动。有调研数据显示,世界杯受众中伪球迷数量占比已达54%,其中女性超过半数。世界杯正在和越
2018年08期 No.30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1K] - 卢智知;
历时两年半,星巴克落户杭州地铁1号线武林广场站。或许地铁商业不缺这一杯咖啡,但她带来的商业合作模式和乘客体验,在以后的日子里,会让我们品出更多味道吧。
2018年08期 No.30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 杨穗;
<正>"出地铁口的转角就能看见""透明的落地玻璃墙""文艺范的阅读空间""脱了鞋子坐在地上看书"……一夜间铺天盖地的评论已经定位了悠悠生活馆的标签。这座位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地--万胜广场内的地铁+生活馆,于6月26日正式开馆。
2018年08期 No.30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 王博;
<正>6月22日上午,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新誉杯"首届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启动大会暨开幕式在广州召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周晓勤,副会长崔学忠,副秘书长王雁平、李成新等协会领导,北京、上海、广州三大赛区的相关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城轨企业的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共促城轨交通行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启动大会由协会副会长兼运营管理专委会主任、竞赛组委会联席常务副主任崔学忠主持,广州
2018年08期 No.30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 王博;
<正>当地时间7月9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CAMET)和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UITP)联合举办的以"开启轻轨+有轨电车的潜力"为主题的研讨会在新加坡举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秘书长黄建伟、专家学术委秘书长韩宝明,协会现代有轨电车分会副会长冯爱军,以及专家学术委多位专家出席会议。研讨会由韩宝明主持。黄建伟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城轨交通发展现状和规模,对有轨电车和轻轨在中国运营、建设和规划也
2018年08期 No.30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7K] - 黄崇;
<正>7月18日,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起的"中国城轨交通CBTC互联互通和LTE-M技术应用联合展示"讨论会在协会召开,来自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联合参展单位的20多名代表参会。协会副秘书长黄建伟致辞并主持开场环节。协会专
2018年08期 No.30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0K] - 顾晨一;
<正>"当城轨建设高潮碰到‘互联网+’浪潮,势必奏出华丽的乐章,信息化技术将推动城轨交通行业逐步向在线化、数据化、智慧化方向发展,也将促进城轨交通整个行业的形态发生变化。信息化专委会要把握重点,发挥优势,认真把工作落到实处,切实解决问题。"7月26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敏华在协会信息化专委会2018年度第一次会议上如是表示。在宁波召开的此次会议,旨在以信息化为手段,为
2018年08期 No.30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7K] - 玉見;
<正>7月26日聚首上海,召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周晓勤指出,2017年3月协会组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来为大力推进协会标准化各项工作给予了技术支持和支撑。协会现已成为国标委的团体标准试点单位。这表明协会团体标准进入了国家标准化管理体系,正式成为标准化工作的"正规军"。截至目前,协会已发布了4项17个团体标准,涵盖制式全、
2018年08期 No.30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3K]